第1章 绪论第1章 单元测验1、地质学目前研究的最主要对象是( )。
A、矿产
B、地壳或岩石圈
C、地幔
D、银河系
2、下列哪一项内容属于“地壳的运动、形变及地表特征”范畴?
A、大陆张裂成海或隆起成山
B、地壳的抬升与下降
C、坚硬的岩石发生弯曲、破裂
D、以上都是
3、地质学的研究遵循的是“将今论古”的原则。( )
4、岩石圈指的就是地壳。( )
5、通过研究地层、古生物化石,可帮助人们反推地球的演化过程和某一地史时期的古地理、古环境特征。
6、【课程思政】地质学可服务于矿产资源开发,在进行矿产开发活动时,以下观点是否正确?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第1章 单元作业1、名词解释:地质学
2、名词解释:将今论古法
3、简答题:简述地质作用的特点。
第2章 地球的几何特征与物理性质第2章 单元测验1、形成海底峡谷的主要部位是( )。
A、大洋中脊
B、大陆坡上
C、大陆架上
D、洋中脊旁
2、地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之间的夹角叫( )。
A、磁偏角
B、磁倾角
C、倾角
D、方位角
3、常温层下,深度每增加100m所升高的温度,称为( )。
A、地温温度
B、地温梯度
C、地热增温级
D、地热增温梯度
4、浅海的海底是( )。
A、大陆架
B、大陆坡
C、大陆基
D、大洋盆地
5、太阳系内最大的行星是( )
A、地球
B、火星
C、木星
D、土星
6、太阳系内的行星,( )具有一个由无数宇宙尘埃和冰组成的巨大环带。
A、木星
B、火星
C、土星
D、海王星
7、赤道附近的磁倾角一般很小。( )
8、世界各地的地热增温率都是一样的。( )
9、地面重力值的变化是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少。( )
10、自地表到地心每增加100m平均升高3°C( )
11、地球的平均半径是8371.004千米。
12、地球表面起伏不平,可被分成多种形态单元,最大规模的形态单元是山地与平原。
13、太阳系的行星分为两大类:类地行星和______。
第2章 单元作业1、名词解释:磁偏角
2、名词解释:地温梯度
3、名词解释:重力异常
第3章 地球的物质组成第3章 单元测试1、克拉克值是( )。
A、各种元素在地壳中含量的百分比
B、各种矿物在地壳中含量的百分比
C、各种有用元素在地壳中含量的百分比
D、各种岩石在地壳中含量的百分比
2、大陆地表分布最广的岩石是( )。
A、岩浆岩
B、变质岩
C、沉积岩
D、混合岩
3、地壳中克拉克值最高的三种元素是( )。
A、Fe、Ca、Na
B、Fe、O、Al
C、Fe、K、Mg
D、O、Si、Al
4、地球的物质组成具有一定的层次性,这种层次性表现为(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
A、元素-矿物-岩石
B、岩石-矿物-元素
C、矿物-元素-岩石
D、岩石-元素-矿物
5、克拉克值可以看作是元素丰度的一个特例,它是元素在______中的平均______百分比。
A、地球,物质的量
B、地球,质量
C、地壳,物质的量
D、地壳,质量
6、矿物是化学元素在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 )
7、从化合物含量的角度来看,地壳中以氧化物和硅酸盐分布最广,如石英、长石。
8、石油和天然气是在地质作用中形成的,因此它们也属于矿物。
9、地壳中元素丰度最大的前十位是____________(填三个元素的中文名称,用顿号隔开)、铁、钙、钠、钾、镁、钛、氢。
第3章 单元作业1、名词解释:丰度
2、名词解释:矿物硬度
3、名词解释:矿物解理
4、名词解释:岩石
5、问答题:简述矿物的物理性质有哪些?
6、你对上课内容、方式,有什么建议?
第4章 地球的圈层构造与地质作用第4章 单元测试1、莫霍面是( )的界面。
A、岩石圈与软流圈
B、地壳与地幔
C、上地壳与下地壳
D、地幔与地核
2、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 )。
A、地球内部物质组成的变化
B、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C、地球内部物质密度、压力、温度的变化
D、地球内部物质存在形势变化
3、下列哪些不是外动力地质作用( )。
A、风化作用
B、崩塌作用
C、地震作用
D、地下水地质作用
4、地球的内部圈层包括 ,各圈层还可以进一步细分。
A、地壳、地幔、地核
B、地壳、上地幔、下地幔
C、岩石圈、地幔、地核
D、莫霍面、古登堡面、康拉德面
5、对流层的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 ,空气发生强烈的对流运动
A、升高
B、降低
C、先升高再降低
D、无明显变化
6、气流运动相当稳定,以平流运动为主,民航客机及探空飞行器大多飞行于此层。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热层
7、地球内部深60-250km的范围内,物质全部呈熔融状态,故称为软流圈。( )
8、横波是质点振动方向与地震波传播方向平行的波,它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 )
9、地壳是固体地球最外的一个圈层,由岩石组成,所以又称为“岩石圈”。( )
10、地内热能的来源主要是地内放射性元素蜕变产生的热能。( )
11、地球的外部圈层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12、地球的圈层分为 两大类,不同圈层之间存在着广泛的物质传输和能量交换。 (两类名称之间用 和 或 、连接)
13、在垂向上大气圈分为对流层、 、热层(暖层)和外层。 (两个层用 、隔开)
第4章 单元作业1、名词解释:岩石圈
2、名词解释:地质作用
3、问答题:简述地质作用可以分成哪几种类型?
第5章 风化作用第5章 单元测验1、地表硫化物矿床上的褐铁矿形成于化学风化中的( )
A、溶解作用
B、氧化作用
C、水化作用
D、水解作用
2、“铁帽”中最常见的矿物是( )
A、黄铁矿
B、赤铁矿
C、褐铁矿
D、磁铁矿
3、球状风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作用
A、物理风化
B、化学风化
C、生物风化
D、地下水
4、一般来说,较难风化的岩石是( )
A、石灰岩
B、页岩
C、花岗岩
D、大理岩
5、影响化学风化作用最主要的外部因素是( )
A、氧气和水溶液
B、温度和压力
C、氧气和温度
D、温度变化
6、影响物理风化作用最主要因素是( )。
A、水的变化
B、温度变化
C、氧气和温度
D、释荷作用
7、组成花岗岩的主要矿物中,最易风化的是( )
A、钾长石
B、斜长石
C、石英
D、黑云母
8、风化作用积极的方面包括:
A、促进土壤层的发育
B、为农林牧业生产提供基本介质
C、形成风化矿床,为社会发展提供铁、金、铝、镍等矿产资源
D、以上全是
9、研究风化作用的意义何在?
A、帮助我们探讨古气候、古地理、古环境变化及古构造运动
B、研究风化壳的性质和发育程度,对工程建筑的地基处理至关重要
C、认识风化作用的特点和规律,还可指导我们寻找风化矿床,科学合理地保护名胜古迹
D、以上全是
10、地表条件下,一般硫化物极易风化。( )
11、长石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可以分解成铝土矿。( )
12、矿物的稳定性主要指矿物抗风化能力的强弱。( )
13、风化作用仅发生在大陆上。( )
14、赤道附近温度高,所以物理风化作用最强烈。( )
15、对风化速度有影响的气候因素主要是气温与降水量。( )
16、物理风化作用在干旱气候区表现强烈显著。( )
17、我们常用“海枯石烂”形容历时久远,比喻坚定的意志永远不变,岩石真的会腐烂吗?
18、温差风化、冰劈作用、释重作用、盐的结晶与潮解均属于物理风化作用。
19、是指暴露于地表或近地表的岩石,在阳光、大气、水以及生物的共同作用下,在原地遭受分解和破坏的过程。
20、根据风化作用的因素和性质分为三大类: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
第5章 单元作业1、名词解释:风化作用
2、问答题:什么叫风化壳?完整的风化壳有哪几层?
第6章 地面流水的地质作用第6章 单元测验1、河床中的心滩可由( )形成。
A、层流
B、紊流
C、单向横向环流
D、双向横向环流
2、河流阶地的形成主要原因是( )
A、下蚀作用
B、侧蚀作用
C、地壳间隙上升
D、向源侵蚀作用
3、深切河谷发育的地带,表明那里的地壳运动是( )。
A、上升为主
B、下降为主
C、地壳稳定不升不降
D、地壳频繁升降
4、向源侵蚀主要是( )的结果
A、沉积作用
B、洪流
C、下蚀作用
D、侧蚀作用
5、曲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沉积作用
B、洪流
C、下蚀作用
D、侧蚀作用
6、二元结构多见于( )中。
A、河床沉积
B、漫滩沉积
C、湖泊沉积
D、浅海沉积
7、坡积物的成因是( )。
A、片流
B、洪流
C、河流
D、泥石流
8、残积物是( )作用的产物。
A、风化
B、洪流地质
C、片流地质
D、风的地质
9、斜坡愈陡洗刷作用愈强。( )
10、洗刷作用并不产生明显的沟谷。( )
第6章 单元作业1、名词解释:坡积物
2、名词解释:河漫滩
3、名词解释:向(溯)源侵蚀
4、名词解释:河流阶地
第7章 地下水的地质作用第7章 单元测验1、打井时,必须打到哪个带才能得到终年不干的地下水( )。
A、包气带
B、季节变动带
C、饱水带
D、上层滞水
2、影响岩石孔隙度大、小的因素是( )。
A、胶结物数量
B、颗粒大小的均匀程度
C、颗粒的形状
D、以上都有影响
3、完整的花岗岩是( )。
A、含水层
B、透水层
C、隔水层
D、潜水层
4、上层滞水属于( )。
A、包气带水
B、饱水带水
C、潜水
D、承压水
5、地下水是指 的水。以下哪个选项可用来完成这一描述?
A、埋藏在地表以下
B、岩石空隙中
C、松散堆积物空隙中
D、以上均是
6、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量 ,尤其在华北和西北地区,对地下水的依赖更强。
A、迅速增加
B、略有减少
C、基本不变
D、时增时减
7、目前 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区,其地下水漏斗面积达73288平方千米。
A、北美东部
B、西欧地区
C、华北平原
D、我国西北地区
8、空隙类型包括: 。
A、孔隙
B、裂隙
C、溶隙
D、以上都是
9、岩溶地貌主要发育在碳酸盐岩分布地区。( )
10、多层溶洞的形成是地下水侵蚀和地壳阶段性抬升的结果。( )
11、干旱地区雨量少,蒸发量大,没有地下水。( )
12、潜水面的高度随降水的变化而变化。( )
13、多层溶洞常常可以与当地的河流阶地进行对比。( )
14、潜水面与地面起伏大致相似,只是前者起伏稍缓和。( )
15、砂岩是很好的隔水层。( )
16、在广西、贵州、云南有很多美丽的岩溶地貌,它们的形成主要是地下水的功劳。
17、与地下水相比,地表水水质总体较好,分布广泛,变化稳定,而且便于利用,是理想的供水水源。
18、过量开采地下水,会造成地下水位严重下降,形成大面积的地下水降落漏斗。
19、地下水是改造地壳表层的地质动力,它可参与岩石的 和侵蚀作用,形成千奇百怪的岩溶景观。
20、地下水可以作为良好的 参与构造变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成矿作用,在地球演化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可参见7.0节授课视频)
第7章 单元作业1、名词解释:地下水
2、问答题:什么是喀斯特?喀斯特发育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第8章 大陆漂移、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第8章 单元测验1、转换断层是指发生在洋中脊的平移断层。( )
2、板块构造学说是由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的概念发展而成的。( )
第8章 单元作业1、名词解释:转换断层
2、问答题:全球七大板块是那些?我国属于那一板块?
3、简述海洋的演化——Wilson旋回的六个阶段及相对应的实例。
4、板块边界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第10章 冰川的地质作用第10章 单元测验1、冰川作用形成的山中所见的锯齿状刀刃形山脊称为( )。
A、角峰
B、刃脊
C、山口
D、冰斗
2、分选性和磨圆度最差的碎屑堆积物是( )。
A、冲积物
B、洪积物
C、冰碛物
D、风积物
3、( )就是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的地区,陆地上的积雪不断的聚集,转化成为冰川冰之后,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会缓慢流动的巨大冰体。
A、冰川
B、冰盖
C、冰盾
D、雪山
4、冰川是重要的淡水资源,约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 )左右
A、70%
B、75%
C、80%
D、85%
5、低纬度地区气温高,不可能形成冰川。( )
6、冰川流动速度小,所以其剥蚀和搬运能力都很小。( )
7、不运动的冰体不是冰川,而叫死冰。
8、冰川广泛分布在高纬度地区和中低纬度的高山区,其中绝大部分的冰川分布在北极地区和格陵兰岛。
第10章 单元作业1、名词解释:冰川
2、名词解释:冰碛物
第11章 成岩作用及沉积岩第11章 单元测验1、三价铁离子与二价铁离子的比值如果大于3,则沉积岩的颜色多为( )。
A、棕色
B、黑色
C、浅绿灰色
D、红色或棕红色
2、“铁帽”中最常见的矿物是( )。
A、黄铁矿
B、赤铁矿
C、褐铁矿
D、磁铁矿
3、( )是指沉积物在上覆水体和沉积物本身的负荷压力下将水分和空气排出,是一个降低孔隙度和压缩体积的过程。
A、压实作用
B、胶结作用
C、重结晶作用
D、新矿物的生长
4、从孔隙溶液中沉淀出来的矿物质将松散的沉积物粘结成为沉积岩的过程称作( )。
A、压实作用
B、胶结作用
C、重结晶作用
D、新矿物的生长
5、沉积岩的形成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
A、压实作用
B、胶结作用
C、重结晶作用
D、新矿物的生长
6、机械沉积分异作用的结果使沉积物按照砾石——砂——粉砂——粘土的顺序,沿搬运的方向,形成有规律的带状分布。( )
7、纯石英砂岩为白色是继承了石英的颜色,是一种继承色。( )
8、厚度0.l~0.5m的岩层我们称为薄层。( )
9、按照碎屑颗粒粒度分级标准,0.25~0.5mm的碎屑颗粒为中砂。( )
10、沉积岩最主要的特征是有层理和层面构造。( )
11、粘土岩主要是指粒度<0.05mm的细颗粒组成,并含大量粘土矿物(高岭石、蒙脱石、水云母等)的疏松或固结的岩石。( )
12、由于上覆沉积物与水体的压力,松散的沉积物逐渐脱水、压实,同时由于粒间水的溶解、沉淀,使颗粒互相胶结而固化成岩,这个过程叫做成岩作用。
13、常见的胶结物类型包括硅质、钙质、铁质和泥质四个种类。
第11章 单元作业1、名词解释:层理构造
2、沉积岩的成岩作用主要有哪几种类型?写出其名称,并简要解释。
第9章 地质资源与地质环境第9章 单元测验1、地质资源包括( )。
A、矿产资源和能源
B、土地资源
C、水资源、生物资源
D、以上都是
2、( )泛指一切埋藏在地下或出露地表的可供人类利用的矿物或岩石资源
A、矿产资源
B、水资源
C、生物资源
D、土地资源
3、按照矿产的性质和工业用途,矿产资源分为( )。
A、金属矿产
B、非金属矿产
C、能源矿产
D、以上都是
4、地质资源是分布在岩石圈的表层,由不同的地质作用以特殊的方式形成的资源。
5、金、银属于有色金属矿产。
6、非金属矿产是指可以提供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或直接利用的非金属及其集合体的矿产。
第9章 单元作业1、名词解释:矿产资源
2、名词解释:地质环境
3、问答题:什么是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按成因可分为那些类型?
第12章 变质作用及变质岩第12章 单元测验1、断层角砾岩是( )变质作用形成的。
A、热接触
B、动力
C、区域
D、接触交代
2、片理构造主要形成于( )中。
A、沉积岩
B、岩浆岩
C、变质岩
D、片理岩
3、石灰岩变成大理岩的主要原因是( )。
A、温度升高
B、静压力加大
C、动压力加强
D、化学活动性流体作用
4、片岩是( )作用形成的。
A、接触变质
B、交代变质
C、区域变质
D、动力变质
5、矽卡岩是( )变质作用的产物。
A、热接触
B、接触交代
C、动力
D、区域
6、规模最大的变质作用是( )。
A、热接触变质
B、接触交代变质
C、动力变质
D、区域变质
7、温度在变质作用过程中主要引起岩石的( )。
A、重结晶
B、密度加大
C、定向排列
D、交代作用
8、岩石产生大规模变质作用关系最密切的内力地质作用是( )。
A、构造运动
B、岩浆侵入
C、火山活动
D、地震
9、接触交代变质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热力
B、静压力
C、动压力
D、化学活动性流体
10、碎裂岩是动力变质的产物,它主要是由于( )。
A、沿断裂带机械变形的结果
B、与断裂附近密集的节理有关
C、A和B
D、以上都不对
11、下列哪一个不是变质作用的产物。( )
A、变斑晶
B、眼球花岗岩
C、斑晶
D、麻粒岩
12、花岗片麻岩与花岗岩重要不同点在下列各点中是哪一点?( )
A、化学成分不同
B、矿物成分不同
C、岩石结构、构造不同
D、色率和比重不同
13、接触热变质主要岩浆喷发作用引起的。
14、大理岩是沉积作用形成的。
15、石灰岩经变质作用只能形成大理岩。
16、区域变质岩一般以片理发育为特征。
17、页岩是变质作用形成的。
18、所有的岩石都可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
19、动力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是构造应力。
20、片岩是一种沉积岩。
21、变质作用不一定都发生在地下深处。
22、动压力又称构造应力,是由构造运动产生的。
23、变质作用最终可导致岩石熔化和形成新的岩浆。
24、重结晶作用不能改变岩石原来的矿物成分。
25、标志变质作用程度的典型的级别顺序是低级变质作用的绿片岩;中级变质作用的角闪岩和代表高级变质作用的辉石变粒岩。
26、标志高围压低温度形成的变质岩顺序是蓝片岩;紧接着是榴辉岩。
27、片岩、片麻岩是地壳遭受强烈构造运动的见证。
28、高温、高压和强烈剪切作用是引起变质作用的最主要因素。
第12章 单元作业1、什么是变质矿物,典型的变质矿物有哪些?
2、什么是接触变质作用?分为几种类型?写出各类型的名称、概念以及引起变质的主要因素。
第13章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第13章 单元测验1、断层的上盘是指( )。
A、相对向下运动的一盘
B、断层面以上的断盘
C、相对向上滑动的一盘
D、断层主动运动的一盘
2、斜歪褶皱是指( )。
A、轴面倾斜,两翼均向同一方向倾斜
B、轴面倾斜,两翼均向不同方向倾斜
C、轴面水平,两翼产状也近于水平
D、轴面直立,两翼向不同方向倾斜
3、新构造运动指( )的构造运动。
A、现代
B、第四纪以来
C、晚第三纪以来
D、早第三纪以来
4、“X”节理是( )。
A、原生节理
B、张节理
C、剪节理
D、复合节理
5、倾伏褶皱的特征是( )。
A、褶皱轴面倾斜
B、褶皱轴面水平
C、枢纽水平
D、枢纽倾斜
6、判断背、向斜的主要依据是( )。
A、岩层的弯曲方向
B、两翼产状的背向
C、核翼岩层时代的新老关系
D、地形的隆起与凹陷
7、迭瓦状构造常是 ( )构成。
A、正断层
B、逆断层
C、平移断层
D、节理
8、一个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断层面倾角38°断层是( )断层。
A、正
B、逆
C、逆掩
D、平掩
9、确定岩层空间位置至少要测量( )。
A、走向
B、倾向
C、走向与倾角
D、倾向与倾角
10、( )表现为地壳大规模的缓慢上升或下降,形成规模不等的隆起或拗陷,引起海进、海退,导致海陆变化。
A、垂直运动
B、水平运动
C、倾斜运动
D、旋转运动
11、( )包括相邻块体会聚、分离和剪切错开。
A、垂直运动
B、水平运动
C、倾斜运动
D、旋转运动
12、加里东旋回之后的一个构造旋回名称是( )。
A、喜马拉雅旋回
B、燕山旋回
C、印支旋回
D、海西旋回
13、构造运动的方向包括( )和( )。
A、垂直运动
B、水平运动
C、倾斜运动
D、旋转运动
14、转换断层是指发生在洋中脊的平移断层。
15、板块构造学说是由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的概念发展而成的。
16、视倾角总是不大于真倾角。
17、剪节理常呈“X”产出。
18、地表岩石在变形过程中大多数以脆性变形为主。
19、地壳可以在部分地区局部地上升;同时,在相邻的另一些地区相对下降。
20、地质历史上大规模的地壳运动遗留下的证据,随着时间的流逝几乎没有什么能在岩石中保留下来。
21、地层的不整合接触关系既记载了剥蚀作用发生的时间也记载了一次沉积间断。
22、斜歪褶皱与倾伏褶皱是完全不同的类型,因此,一个褶皱不可能既是斜歪褶皱又是倾伏褶皱。
23、褶皱与断层是岩石变形产生的两类不同性质的地质构造,它们总是相互独立产生的。
24、构造运动是指由于地球内部原因(膨胀、收缩、地球自转、地幔对流)引起的岩石圈的机械运动。
25、构造运动的总体表现形式,是以垂直运动为主导,以水平运动为派生。
26、构造运动的平静期和强烈期交替出现,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
第13章 单元作业1、简述地层接触关系的类型、特点及其形成过程。
2、简述断层野外识别的证据有哪些?
第14章 地震作用第14章 单元测验1、世界上绝大多数震级大的地震是( )
A、构造地震
B、火山地震
C、陷落地震
D、诱发地震
2、对地表建筑物破坏最大的地震是( )
A、浅源地震
B、中源地震
C、深源地震
D、超深源地震
3、在地震中,对建筑物破坏力最大的波是( )
A、推进波
B、剪切波
C、面波
D、横波
4、地下深处地震发生的位置叫做( )。
A、震源
B、震中
C、震源深度
D、震中距
5、震源深度小于70km的地震属于( )。
A、浅源地震
B、中源地震
C、深源地震
D、超深源地震
6、因溶洞塌陷、山崩、滑坡等因素引起的地震称作( )。
A、构造地震
B、火山地震
C、陷落地震
D、诱发地震
7、震中是地震发生时产生地震波源的中心。()
8、我国绝大多数地震都是浅源地震。( )
9、震源愈深的地震对地表破坏也愈大。( )
10、世界上绝大多数地震,特别是震级大的地震均属于构造地震。( )
11、地震对地面和建筑物影响或破坏程度称为“地震烈度”。( )
12、深源地震一般都分布在大洋中部。( )
13、地震时面波是引起地面破坏的主要原因。( )
14、岩石圈的快速震动称为地震。
15、震级表示地震能量的大小,一次地震可有多个震级。
16、烈度是指地震对地面的影响和破坏程度,一次地震只有一个烈度。
第14章 单元作业1、问答题:什么是地震?其成因类型有那些?
2、问答题:世界地震的分布规律是什么?
第15章 古生物、地层和地质年代学第15章 单元测验1、地质年代单位的四级划分(由大到小)是( )。
A、宙、代、纪、世
B、宇、系、纪、统
C、宇、界、系、统
D、宙、代、纪、统
2、寒武纪标准化石是( )。
A、三叶虫
B、鱼类
C、植物
D、恐龙
3、石炭纪形成的地层称( )。
A、石炭界
B、石炭系
C、石炭统
D、石炭阶
4、晚古生代包括( )。
A、∈、O、S
B、T、J、K
C、D、C、P
D、S、D、C
5、( )以前的生物,称为古生物,也叫地史时期的生物。
A、第四纪全新世
B、第四纪更新世
C、晚第三纪
D、早第三纪
6、( )等生物是关岭生物群的主要化石类型。
A、鱼龙
B、海百合和贵州龙
C、菊石
D、以上全是
7、古生物化石除了能用来确定地层的时代外,还可以帮助我们推断当时的沉积环境。( )
8、人类属于灵长目,灵长目出现于中生代。( )
9、研究地史时期的生物及其发展的科学就是古生物学。
10、化石是指保持在地质历史时期岩层中的古代生物遗体或遗迹。
11、扶绥龙生存于1亿多年前的早白垩世,被认为是早白垩世最大的蜥脚类恐龙,这一种名是为了纪念我国著名古生物学家( )而命名。
12、( )是暴龙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恐龙,生存于距今约6500万年以前的晚白垩世。
第15章 单元作业1、名词解释:化石
2、问答题:简述地层层序律。
3、问答题:列出五级地质年代单位及其对应的年代地层单位。
4、按顺序写出古生代各纪的名称和代号。
第16章 岩浆作用及岩浆岩第16章 单元测验1、岩浆在冷凝过程中、不同矿物按不同温度进行结晶的作用叫做( )。
A、同化作用
B、熔离分异
C、结晶分异作用
D、混染作用
2、当含较多橄榄石的玄武岩浆在冷凝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所形成的不连续系列矿物晶出的顺序为( )
A、角闪石→辉石→橄榄石→黑云母
B、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橄榄石
C、黑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
D、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
3、深成侵入岩基多属于( )。
A、基性岩
B、中性岩
C、酸性岩
D、超基性岩
4、深成侵入岩的矿物为( )。
A、全晶质结构
B、非晶质结构
C、斑状结构
D、隐晶质结构
5、猛烈爆发的火山,其原始岩浆成分为( )。
A、基性岩浆
B、中性岩浆
C、酸性岩浆
D、超基性岩
6、岩基的组成物质多为( )。
A、超基性岩
B、基性岩
C、中性岩
D、酸性岩
7、现代大陆上火山喷发的主要类型是( )喷发。
A、熔透式
B、裂隙式
C、中心式
D、合式
8、大量石英见于( )中。
A、酸性岩
B、中性岩
C、基性岩
D、超基性岩
9、熔岩盖(被)大多是( )熔岩。
A、超基性
B、基性
C、中性
D、酸性
10、肉眼鉴别侵入岩与喷出岩的主要标志是( )。
A、矿物成分
B、颜色
C、结构和构造
D、硬度
11、岩株是( )所具有的产出状态。
A、浅成侵入岩
B、深成侵入岩
C、火山岩体
D、喷出岩
12、岩基是( )所具有的产出状态。
A、浅成侵入岩
B、深成侵入岩
C、火山岩体
D、喷出岩
13、下列哪种矿物是玄武岩的典型矿物成分?( )
A、石英
B、白云母
C、辉石
D、钠长石
14、世界活火山最主要集中在( )。
A、扩张板块边界
B、地幔热柱的岩浆源的上面
C、活动的俯冲带
D、古老造山带
15、岩浆的主要成分是SiO2,SiO2含量小于45%的岩浆称为( )。
A、酸性岩浆
B、中性岩浆
C、基性岩浆
D、超基性岩浆
16、岩浆从形成、运移到冷凝成岩的过程中,岩浆本身和它的围岩会产生的一系列的变化,我们称为( )。
A、岩浆作用
B、岩溶作用
C、成岩作用
D、变质作用
17、酸性岩浆粘性大,它的喷发常很猛烈。
18、似斑状结构多见于深成岩及一些浅成岩中。
19、岩浆岩都是在地下逐渐冷却而形成的。
20、大洋中脊是绵延在大洋中的海底山脉,是现代地壳上的活动强烈地带。
21、岩浆的发源地在地球液态的外地核。
22、地表出露的巨大岩基都是花岗岩类组成的。
23、玄武岩是基性喷出岩。
24、辉长岩是中性岩浆岩。
25、中心式喷发是现代火山活动的主要类型。
26、花岗岩属于岩浆岩中的酸性岩。
27、深成侵入岩形成于地壳深处,所以在地表不可能见到深成岩体(深成侵入岩)。
28、石英和长石同是三大岩类中的造岩矿物。
29、岩浆岩都是全晶质的。
30、肉眼鉴别侵入岩与喷出岩主要标志是颜色的差异。
31、似斑状结构多见于喷出岩中。
32、岩浆是地壳深处或上地幔中形成的富含挥发分、高温炽热的硅酸盐熔融体。
33、岩浆的粘度与SiO2、Al2O3、挥发分含量、温度及压力等因素没有太大关系。
第16章 单元作业1、名词解释:岩浆作用
2、简答题: 岩浆岩按照SiO2含量和成岩深度可分成哪些类型? 写出三种岩浆岩的名称,并指出其属于上述分类中的何种类型。
期中试卷期中考试1、地质学目前研究的最主要对象是( )。
A、矿产
B、地壳或岩石圈
C、地幔
D、银河系
2、地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之间的夹角叫( )。
A、磁偏角
B、磁倾角
C、倾角
D、方位角
3、常温层下,深度每增加100m所升高的温度,称为( )。
A、地温温度
B、地温梯度
C、地热增温级
D、地热增温梯度
4、克拉克值是( )。
A、各种元素在地壳中含量的百分比
B、各种矿物在地壳中含量的百分比
C、各种有用元素在地壳中含量的百分比
D、各种岩石在地壳中含量的百分比
5、大陆地表分布最广的岩石是( )。
A、岩浆岩
B、变质岩
C、沉积岩
D、混合岩
6、地壳中克拉克值最高的三种元素是( )。
A、Fe、Ca、Na
B、Fe、O、Al
C、Fe、K、Mg
D、O、Si、Al
7、莫霍面是( )的界面。
A、岩石圈与软流圈
B、地壳与地幔
C、上地壳与下地壳
D、地幔与地核
8、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 )。
A、地球内部物质组成的变化
B、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C、地球内部物质密度、压力、温度的变化
D、地球内部物质存在形势变化
9、( )气流运动相当稳定,以平流运动为主,民航客机及探空飞行器大多飞行于此层。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热层
10、“铁帽”中最常见的矿物是( )。
A、黄铁矿
B、赤铁矿
C、褐铁矿
D、磁铁矿
11、球状风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作用。
A、物理风化
B、化学风化
C、生物风化
D、地下水
12、一般来说,较难风化的岩石是( )。
A、石灰岩
B、页岩
C、花岗岩
D、大理岩
13、河床中的心滩可由( )形成。
A、层流
B、紊流
C、单向横向环流
D、双向横向环流
14、河流多级阶地的形成主要原因是( )。
A、下蚀作用
B、侧蚀作用
C、地壳间歇性上升
D、向源侵蚀作用
15、深切河谷发育的地带,表明那里的地壳运动是( )。
A、上升为主
B、下降为主
C、地壳稳定不升不降
D、地壳频繁升降
16、( )就是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的地区,陆地上的积雪不断的聚集,转化成为冰川冰之后,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会缓慢流动的巨大冰体。
A、冰川
B、冰盖
C、冰盾
D、雪山
17、冰川是重要的淡水资源,约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 )左右。
A、70%
B、75%
C、80%
D、85%
18、沉积岩的成岩方式包括:( )。
A、压实作用、胶结作用
B、重结晶作用
C、新矿物的生长
D、以上全是
19、( )以前的生物,称为古生物,也叫地史时期的生物。
A、第四纪全新世
B、第四纪更新世
C、晚第三纪
D、早第三纪
20、( )等生物是关岭生物群的主要化石类型。
A、鱼龙
B、海百合和贵州龙
C、菊石
D、以上全是
21、岩浆的主要成分是SiO2,SiO2含量小于45%的岩浆称为( )。
A、酸性岩浆
B、中性岩浆
C、基性岩浆
D、超基性岩浆
22、岩浆从形成、运移到冷凝成岩的过程中,岩浆本身和它的围岩会产生的一系列的变化,我们称为( )。
A、岩浆作用
B、岩溶作用
C、成岩作用
D、变质作用
23、断层角砾岩是( )变质作用形成的。
A、热接触
B、动力
C、区域
D、接触交代
24、片理构造主要形成于( )中。
A、沉积岩
B、岩浆岩
C、变质岩
D、片岩
25、石灰岩变成大理岩的主要原因是( )。
A、温度升高
B、静压力加大
C、动压力加强
D、化学活动性流体作用
26、判断背、向斜的主要依据是( )。
A、岩层的弯曲方向
B、核翼岩层时代的新老关系
C、地形的隆起与凹陷
D、两翼产状的背向
27、确定岩层空间位置至少要测量( )。
A、走向
B、倾向
C、走向与倾角
D、倾向与倾角
28、( )表现为地壳大规模的缓慢上升或下降,形成规模不等的隆起或拗陷,引起海进、海退,导致海陆变化。
A、垂直运动
B、水平运动
C、倾斜运动
D、旋转运动
29、震源深度小于70km的地震属于( )。
A、浅源地震
B、中源地震
C、深源地震
D、超深源地震
30、因溶洞塌陷、山崩、滑坡等因素引起的地震称作( )。
A、构造地震
B、火山地震
C、陷落地震
D、诱发地震
31、地质资源包括( )。
A、矿产资源和能源
B、土地资源
C、水资源、生物资源
D、以上都是
32、( )泛指一切埋藏在地下或出露地表的可供人类利用的矿物或岩石资源。
A、矿产资源
B、水资源
C、生物资源
D、土地资源
33、岩石圈指的就是地壳。
34、地质学可服务于矿产资源开发,在进行矿产开发活动时,以下观点是否正确?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35、地球表面起伏不平,可被分成多种形态单元,最大规模的形态单元是山地与平原。
36、多层溶洞常常可以与当地的河流阶地进行对比。
37、潜水面与地面起伏大致相似,只是前者起伏稍缓和。
38、砂岩是很好的隔水层。
39、不运动的冰体不是冰川,而叫死冰。
40、泥质岩主要是指粒度<0.05mm的细颗粒组成,并含大量粘土矿物(高岭石、蒙脱石、水云母等)的疏松或固结的岩石。
41、由于上覆沉积物与水体的压力,松散的沉积物逐渐脱水、压实,同时由于粒间水的溶解、沉淀,使颗粒互相胶结而固化成岩,这个过程叫做成岩作用。
42、研究地史时期的生物及其发展的科学就是古生物学。
43、岩浆的粘度与SiO2、Al2O3、挥发分含量、温度及压力等因素没有太大关系。
44、褶皱与断层是岩石变形产生的两类不同性质的地质构造,它们总是相互独立产生的。
45、烈度是指地震对地面的影响和破坏程度,一次地震只有一个烈度。
46、转换断层是指发生在洋中脊的平移断层。( )
47、板块构造学说是由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的概念发展而成的。( )
48、金、银属于有色金属矿产。
49、非金属矿产是指可以提供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或直接利用的非金属及其集合体的矿产。
50、地震、海啸、火山、崩塌、滑坡、泥石流均属于地质灾害。
期中学习回顾1、请每个同学,提意见: 线上学习,对上课内容,有哪些不懂得,需要授课老师加强的? 教学形式,有什么意见或好的建议?或针对你个人,希望有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比较好。 对授课老师有什么意见或好的建议? 未来返校后,线下学习,有什么期望,希望老师作什么,对你有帮助。
学习通基础地质学(吕斌)

地质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地球的物质构成、结构、演化及其自然规律。学习通基础地质学课程由吕斌老师主讲,涵盖了地球内部结构、板块构造、地质历史、地球化学等诸多知识点。
一、地球内部结构
地球内部结构是地球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层次。其中,地壳是我们生活的“居住区”,地幔则是地球内部最厚的一个层次,而地核则是地球内部温度最高的部分。
1.1 地壳
地壳是地球表面最薄、最外层的岩石壳层,厚度约为5-70公里,不同的地区其厚度也有所不同。地壳由外壳和地幔界面以下的岩石构成,主要由硅酸盐岩石和基性岩石组成。
1.1.1 外壳
外壳是地壳中最薄、最表层的一部分,厚度一般不超过30公里,包括陆地和海洋两种类型。陆地上的外壳主要由花岗岩、闪长岩等组成,而海洋地壳则主要由玄武岩组成。
1.1.2 亚洲陆壳
亚洲陆壳是全球最大的陆壳之一,其厚度通常在30-60公里之间。亚洲陆壳主要由花岗岩、闪长岩、辉长岩等岩石构成,主要蕴含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1.2 地幔
地幔是地球内部最厚的一个层次,厚度约为2,900公里,占据了地球内部体积的84%。地幔主要由橄榄岩组成,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均与地壳有很大的差别,是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和演化的重要依据。
1.3 地核
地核是地球内部分布最深、温度最高的部分,位于地幔下方,直径约为7,000公里。地核主要由铁和镍组成,分为外核和内核两部分,其中外核为液态,而内核则是固态的。
二、板块构造
板块构造理论是地球科学领域中的重要理论之一,通过对地球表面的板块运动和变形进行研究,揭示了地球的演化历史和地质现象的本质。
2.1 陆地板块
陆地板块是指地球表面上的大陆部分,主要由石英岩、花岗岩等岩石构成。陆地板块是板块构造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其运动和变形对于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2 海洋板块
海洋板块是指地球表面上的海洋部分,主要由玄武岩、辉长岩等岩石构成。海洋板块是板块构造理论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与陆地板块相比,其运动和变形更加活跃,对于海洋地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三、地质历史
地质历史是地质学的重要分支之一,主要研究地球的演化历史和生物演化史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对地球历史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地球的演化过程和自然规律。
3.1 古生物学
古生物学是地质历史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地球上生物的演化历史和生物地理学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对地球上生物演化的研究,可以揭示生物演化的规律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3.2 地质年代
地质年代是地质历史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主要指地球历史中的不同时期及其对应的地质事件。地质年代的划分是地质学家们通过对不同地质事件的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
四、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是地球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地球物质的化学组成、性质及其在地球物质循环中的作用。地球化学在地质学、环境科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4.1 元素地球化学
元素地球化学是地球化学中的重要分支之一,主要研究地球上元素分布的规律以及元素在地球物质循环中的作用。元素地球化学对于研究地球的演化历史、地球内部结构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4.2 同位素地球化学
同位素地球化学主要研究地球上同位素的分布规律及其在地球物质循环中的作用。同位素地球化学可以为地质年代的划分提供依据,同时也可以用于探测矿产资源等方面的研究。
五、总结
学习通基础地质学课程由吕斌老师主讲,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地球内部结构、板块构造、地质历史、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知识。学习本课程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地球的构成和演化规律,对于地球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的学习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调整实验仪器高度的部件是
A.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这种心理防御机制是()
B.倒“T”姿势站立,两脚相交点在哪里
C.学习()的一个范本是《汲黯传》。
D.用MIPS衡量的计算机性能指标是()
组成墙架系统的主要基本构件有哪些
A.用于细胞融合的骨髓瘤细胞不应具备的特征是
B.日本电影中的中远景镜头反映了日本式的中庸、沉静和平和的精神,比如《感官王国》。
C.工程质量控制体系一般由工程项目( )、( )、( )和( )共同组成
D.下列体现了JIT采购的原理的情况时 ( )
( )可以通过测量2D惯量命令来测量得到。
A.您认为下列说法哪些是不正确的
B.提示心肌梗死的部位可能是
C.查询选课不少于3门的学生的学号、姓名和所在班级。
D.迟期付款信用证一般( )。
下列软件中可用于横道图绘制的有()
A.大学生的机械记忆逐渐衰退,意义记忆不断发展。
B.当以下线段画线位置重叠时,应优先绘制()。
C.分销商存货且到户交付顾客服务性比直送模式好。
D.互联网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应用,产生了网络经济,但并未改变经典经济理论的本质。
下列各项中,能够揭示滚动预算基本特点的表述是( )。
A.影响气体扩散速率的因素有( )
B.基层用粉煤灰中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铁等的含量超过70%,烧失量小于20%。
C.掌揉法的动作要领是( )
D.做好员工背景调查,防止欺诈行为中,背景调查包括()几个方面
中药不良反应就是中药的毒性反应。( )
A.市盈率估值是简单好用的一种相对估值方法,下列描述不是市盈率方法缺点的是
B.俗语“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表现了()在传统婚姻中的重要性。
C.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由链球菌感染引起的。
D.韭菜跳根的主要原因是随着株龄增加和分蘗,营养茎不断向地表延伸 ( )
在我国,不属于企业财产基本险的保险责任的有
A.广式月饼、春卷是()品种。
B.对学习的科学探索是从()开始起步的
C.在哪本书中曾出现人们在谈到利益
D.微电子技术的主要成果是_________。
73b95bde9d834984a26f24ad9d4dd085.jpg
A.设计思维为了保护大家的创造力,不能以目的为导向。
B.C语言的三种循环语句for 、while 和do-while不可以互相嵌套。
C.生产运行成本包括直接生产成本,间接生产成本和生产不可预见费
D.下列账户中,属于用以核算生产过程交易或事项的账户有
路由器上查看路由表的命令是( )。
A.pull one’s leg的意思是:
B.分别是( )、( )、( )、产融结合类
C.60年代,内蒙古文化系统成立了一个专门机构叫做内蒙古二人台改造工作审定会。
D.标准字具有哪些特点( )
下列属于养老机构参与主体的是
A.影响曝光的因素有:( )、景物、照相机光圈与快门以及胶片的感光度。
B.下述什么不是图层可以控制的
C.IA-32处理器的逻辑地址包括偏移地址
D.普洛格提出的旅游动机理论将旅游者的人格分为自我中心型、多中心型和中间型三类
裸婚是一种独立自主、追求情感满足的()。
A.有关非竞争性抑制作用的论述正确的是()。
B.辛亥革命爆发前,长期深入湖北新军做宣传组织工作的是()①日知会②兴中会③文学社
C.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是( )。
D.金属弹性元件挠性联轴器中的弹性元件都具有 ( )的功能。
下面属于快时尚品牌的是( )
A.48bd5e52bb5ad9b5fcec62272af533aa.png
B.城市道路按道路在路网的地位、交通功能及对沿线的服务功能等,可分为( )。
C.( )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类型
D.对于配合物的MO理论计算存在一些困难,主要原因之一是配合物分子( )
关于脑卒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戒》的写作宗旨是发掘我们身上美的、诗意的东西,肯定人的价值和人性的解放。
B.()是对生产运营系统的设计、
C.唐宋时期的著作当中,都是将金牛道记为石牛道。
D.路基地段 CRTSIII型无砟轨道结构包括
老年人容易骨质增生的主要原因是缺钙,他们很容易缺钙的重要原因是
A.我国宪法与法律规定少年儿童的合法权利包括生存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受尊重的权利
B.执行电机主要是为了输出机械能。
C.顾客忠诚的基础是。( )
D.Stuttgart liegt in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