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期末考试 A卷逻辑学期末考试客观题卷1、“《孔乙己》”和“《鲁迅全集》”这两个概念的关系是( )
A、真包含于关系
B、真包含关系
C、交叉关系
D、全异关系
2、下列断定中正确的一项是( )
A、只要明确了一个概念的外延,就可以确定这个概念的内涵。
B、如果p是q的充分条件,那么q是p的必要条件。
C、否定一个选言命题,等于肯定一个联言命题;否定一个联言命题,等于肯定一个选言命题。
D、每一个概念的正确定义是唯一的。
3、20世纪初,美国有家报纸征求关于新闻这一概念的定义,应征者很多。因为英文“news”正好是north、east、west、south四个词取首字母缩写而成,于是有人定义为“新闻就是关于东西南北所发生的事情的报道。”这个定义所犯的错误是( )
A、混淆定义
B、定义过宽
C、定义过窄
D、归属不当
4、下列断定中不正确的是( )
A、“正方形是四角相等的四边形”,这个定义犯了定义过宽的错误。
B、一个有效的AAI式三段论,其大小项在前提中均不周延,则此三段论为第一格。
C、若一个三段论大前提真实而结论虚假时,这个三段论不可能形式有效且小前提真实。
D、“语句”和“命题”是属种关系。
5、小章约小李出去玩,小李说:“如果明天不下雨,我去爬山。”第二天,天下起了毛毛细雨,小章以为小李不会去爬山了,就去小李的宿舍找他,谁知小李仍然去爬山了。待两人又就见面了,小章责怪小李食言,小李却说他没有食言。以下哪项论断是正确的?( )
A、小章的推论不合逻辑。
B、两人对毛毛细雨的理解不同。
C、由于小李食言引起了这场争论。
D、由于小李表达不够明确,引起了这场争论。
6、“如果甲和乙都不是木工,那么丙是木工”为一个前提,若再增加另一个前提( ),可必然推出“乙是木工”的结论。
A、丙是木工。
B、丙不是木工。
C、甲不是木工。
D、甲和丙都不是木工。
7、“棉花能保温,积雪也能保持地面温度。据测定,新降落的雪有40-50%的空气间隙,棉花是植物纤维,雪是水的结晶,很不相同,但两者都是稀疏多孔的。由此可见,疏松多孔的东西能够保温。”这是运用了哪种探求因果关系的逻辑方法?( )
A、求异法
B、剩余法
C、求同法
D、求同求异法
8、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逻辑课考试后各发议论,预测成绩。甲:“我看这次考试,我们都及格。”乙:“有人不及格。”丙:“丁及格。”丁:“如果我及格,那么我们都及格。”成绩发布后,证明只有一个人预测错误,预测错误的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9、下列划分正确的是( )
A、河北省分为石家庄、保定、唐山等地。
B、这次展出的作品,一部分是原稿,一部分是复制品,还有一些是近年来的新作。
C、直系亲属有直系血亲和直系姻亲。
D、戏剧有喜剧和悲剧两大类。
10、“张平喜欢李明”这个命题中“喜欢”这一关系是( )。
A、反传递关系
B、对称关系
C、传递关系
D、非对称关系
11、若“(p( )(qú?r))ù?(?qùr)?p”这一推理形式成立,那么空括号内应填入( )。
A、ú
B、?
C、ù
D、?
12、如果?r?pùq为真,而?r为假,则( )。
A、p与q都真。
B、p与q至少有一假。
C、p必真。
D、q必真。
13、以p?(qùs)为一前提,若再增加( )为另一前提,可有效地推出?pùr。
A、qùr
B、?q
C、rùs
D、?qùr
14、“所有困难都不是不可以克服的”这个命题( )。
A、主项不周延,谓项不周延。
B、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
C、主项周延,谓项周延。
D、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15、所有的花都结果,并且有的果实有毒。以下哪项为真,能驳倒前述的结论?( ) (1)有的花不结果。 (2)有的果实没有毒。 (3)有的花不结果,或者有的果实没有毒。
A、只有(1)
B、只有(3)
C、(1)和(2)
D、(1)、(2)和(3)
16、下列各组概念中,不具有属种关系的是( )
A、《毛泽东选集》与《纪念白求恩》
B、“太阳系”与“地球”
C、“演绎推理”与“三段论”
D、“全国人代会”与“省人代会”
17、总经理:“我主张小王、小李中至少提拔一人。”董事长说:“我不同意。”董事长的表态实际不包含的意思是( )。
A、小王、小李都得提拔。
B、小王和小李都不能提拔。
C、小王、小李中至多提拔一人。
D、如果不提拔小王,那么也不提拔小李。
18、下列各项属同一种定义的是( )。
A、氧族元素是指氧O、硫S、硒Se、碲Te、镤Po五种元素。
B、故意犯罪指明知自己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并构成犯罪的。
C、四个现代化是指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
D、艺术是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19、下列对概念的限制和概括中,正确的是( )。
A、“北京”限制为“海淀区”
B、“市人代会”概括为“省人代会”
C、“竞争”限制为“资本竞争”
D、“军队”概括为“专政工具”
20、若a与c交叉,b既包含于a又包含于c,则下列为真的命题是( )。
A、b是a或b是c。
B、若b不是a,则b不是c。
C、要么b是c,要么b是a。
D、只有b是a,b才是c。
逻辑学期末试卷主观题卷1、请用欧拉图表示下列标有横线的概念间的关系。 南充(A)又称果城(B),是四川省(C)第二人口大市、国家规划确定的成渝经济圈中心城市(D)之一、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E)。
2、试分析如果肯定A而否定B,是否违反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为什么? A、甲上场而乙不上场。 B、只有甲不上场,乙才上场。
3、已知下列情况为真,请用真值表法推断:B、C、D三人中谁参加公务员考试?谁不参加公务员考试?为什么? (1)只有A参加公务员考试,B、C、D才都参加公务员考试。 (2)A不参加公务员考试。 (3)如果B不参加公务员考试,则C也不参加公务员考试。 (4)如果C不参加公务员考试,则E也不参加公务员考试。 (5)E参加公务员考试。
4、根据对当关系说明“哲学专业的学生都要修读逻辑”与“有的修读逻辑的不是非哲学专业的学生”这两个命题之间的真假关系。
5、如果石油供应保持现状(p)而石油消耗量增加(q),则石油会涨价(r);如果石油消耗量增加导致石油涨价,则国家要实行石油配给制(s);石油供应保持现状;所以,国家要实行石油配给制。 请用归谬赋值法检验上述推理是否有效。
6、过失犯罪不是故意犯罪,共同犯罪是故意犯罪,所以共同犯罪不是过失犯罪;合伙走私是共同犯罪,可见合伙走私不是过失犯罪。 请写出上述议论中所运用的推理形式,指出其格与式,并用文恩图判断其有效性。
7、试证:结论为A判断的有效三段论只能是第一格。
8、已知A、B、C三公式两真一假,试证明?rú?s为真。 A:r→p B:s→q C:pùq
逻辑学期末考试正式卷逻辑学期末考试1、“并非只要学好外语就能出国”和与之等值的命题是( )。
A、学好外语且能出国
B、不学好外语但能出国
C、不学好外语也不能出国
D、学好外语但不能出国
2、一个有效的AAI式三段论,其大小项在前提中均不周延,则此三段论为( )。
A、第一格
B、第二格
C、第三格
D、第四格
3、“人口不少于50万的城市”与“人口多于100万的城市”这两个概念具有( ) 关系。
A、全异
B、真包含
C、真包含于
D、交叉
4、“革命者就是从事革命活动的人”,这个定义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
A、循环定义
B、定义过窄
C、定义含混
D、同语反复
5、“甲去且乙也去”和“要么甲去,要么乙去”这两个命题是( )。
A、可同真,可同假
B、可同真,不可同假
C、不可同真,不可同假
D、不可同真,可同假
6、如A和B是两个互相矛盾的直言命题,则它们具有( )。
A、相同的常项和变项
B、不同的常项和相同的变项
C、不同的常项和变项
D、相同的常项和不同的变项
7、地球磁场发生磁暴的周期性经常与太阳黑子的周期性一致。随着太阳上黑子数目的增加,磁暴强度也增高。当太阳黑子数目减少时,磁暴强烈程度也随之降低。所以,太阳黑子的出现可能是磁暴的原因。其中,所运用的探求因果关系的方法是( )。
A、求同法
B、求异法
C、共变法
D、剩余法
8、由于信息高速公路上信息垃圾问题越来越严重,科学家们不断发出警告:如果我们不从现在开始就重视预防和消除信息高速公路上信息垃圾,那么总有一天信息高速公路将无法正常通行。以下哪项的意思最接近科学家们的警告?( )
A、信息高速公路上信息垃圾的严重性,已经引起了我们的高度重视。
B、只有从现在就开始重视信息高速公路上信息垃圾的预防和消除,信息高速公路才可能预防无法正常通行的后果。
C、只要从现在就开始重视信息高速公路上信息垃圾的预防和消除,信息高速公路就可以一直正常通行下去。
D、信息高速公路如果有一天不能再正常通行,那是因为我们没有从现在起就重视信息高速公路上信息垃圾的预防和消除。
9、鸿运集团生产的电动助力车都是价格昂贵的,所有价格昂贵的电动助力车都受到青年人的青睐,有些高质量的电动助力车是鸿运集团生产的。据此,我们可以断言( )。
A、有些受到青年人青睐的电动助力车不是鸿运集团生产的
B、有些受到青年人青睐的电动助力车是鸿运集团生产的
C、鸿运集团生产的电动助力车有些不是高质量的
D、有些受到青年人青睐的电动助力车不是高质量的
10、下列各项属于正确划分的是( )。
A、四川省分为成都、绵阳、南充、凉山等地
B、一年可分为春夏秋冬四季
C、汉语代词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
D、直系亲属有父母、子女、兄弟姐妹
11、新中国的青年是勤劳的,我是新中国的青年,所以我是勤劳的。这段话犯了( )。
A、转移论题的错误
B、偷换论题的错误
C、混淆概念的错误
D、模棱两可的错误
12、“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因此我们是实事求是的。”这个三段论省略的是( )。
A、大前提
B、小前提
C、结论
D、无省略
13、能运用二分法得到的一组概念是( )。
A、对称关系与非对称关系
B、传递关系与非传递关系
C、性质命题与关系命题
D、畅销与滞销
14、下列定义正确的是( )。
A、三段论是由两个命题推出一个新命题的思维形式
B、直言命题就是不含其它命题而只反映事物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
C、复合命题就是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简单命题的命题
D、划分是将一个属概念按一定标准分成若干种概念的逻辑方法
15、“北京在上海的北面”和“北京是大城市”这两个命题( )。
A、两个都是关系命题
B、两个都是性质命题
C、前者是关系命题,后者是性质命题
D、前者是性质命题,后者是关系命题
16、由“凡正确的推理都是形式正确的推理”可必然推出( )。
A、有的正确的推理是形式正确的推理
B、凡形式不正确的推理都不是正确的推理
C、有的形式正确的推理是正确的推理
D、凡形式正确的推理都是正确的推理
17、已知“并非如果甲是罪犯,则乙不是罪犯”为真,可以必然得出( )。
A、如果乙是罪犯,则甲不是罪犯
B、如果甲是罪犯,则乙也是罪犯
C、并非或者甲不是罪犯,或者乙不是罪犯
D、甲是罪犯,乙也是罪犯
18、下列断定中正确的是( )。
A、“正方形是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这个定义犯了定义过宽的错误
B、一个有效的AAI式三段论,其大小项在前提中均不周延,则此三段论为第一格
C、若一个三段论大前提真实而结论虚假时,这个三段论并非形式有效且小前提真实
D、“厘米”和“米”是属种关系
19、下列概念的限制和概括中,正确的是( )。
A、“普遍概念”限制为“单独概念”
B、“省代表大会”限制为“市人代会”
C、“自然科学”概括为“科学”
D、“人才竞争”概括为“竞争”
20、命题之间的蕴含关系属于( )关系。
A、非对称
B、对称
C、反传递
D、传递
逻辑学期末试卷1、巴金(A)是著名作家(B),是著名小说(C)《家》(D)、《春》(E)、《秋》(F)的作者。请用欧拉图表示上述概念的关系。
2、根据A、B两个命题,运用归谬赋值法回答B是否是A的充分条件。 A:p??q B:?p??q
3、“食盐是化合物。因为食盐是由不同种元素化合形成的新物质,而凡是不同元素化合形成的新物质都是化合物。”请指出上述文字中出现的推理形式是什么,并用图解法检验其是否有效。
4、甲说:关于火星上是否有生物,科学界争论很久了。有人说有,有人说无,我根本不同意他们的观点。乙说:你不同意,我同意。说丙:你们俩的意见为认为都不对,对科学界的争论,我认为不能一概同意,也不能一概反对。请分析上述交谈中,谁违反了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为什么?
5、用真值表法解答:在什么情况下,丁的话成立。 甲:或者小林的论文获奖,或者小陈的论文获奖。 乙:如果小林的论文没获奖,那么小陈的论文也没获奖。 丙:如果小林的论文获奖,那么小陈的论文获奖。 丁:甲、乙、丙三人的话都对。
6、已知(1)(2)为真,求证(3)为真,写出推理的步骤。 (1) 如果这次春游或去九寨沟,或去小三峡,那么小王也要去,小李也 要去。 (2) 或者小王不去,或者小李不去。 (3) 这次春游不去九寨沟。
7、试证:大前提为I命题,小前提为E命题,不能构成一个有效的三段论。
学习通逻辑学_7

逻辑学是一门研究推理、证明和思维的学科。在学习通逻辑学_7中,我们将继续探讨一些重要的概念和原则。
谬误
在逻辑学中,谬误指的是一个推理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谬误可以分为形式谬误和内容谬误两类。
形式谬误是指推理的形式上出现的错误,例如矛盾、无中生有、假设过多等等。内容谬误则是指推理的内容上出现的错误,例如错误的前提、错误的结论、诉诸感情等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谬误。了解谬误的种类和产生原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和理解别人的说话和行为。
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是一种基于前提推导出结论的推理方式。在演绎推理中,我们需要使用逻辑规律,从已知的前提出发,推导出一个必然成立的结论。
演绎推理又分为概括和分类两种形式。概括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的进行推理,例如从“这只猫有毛发”推出“所有猫都有毛发”的结论。分类推理则是从一般到特殊的进行推理,例如从“所有猫都有毛发”推出“这只猫有毛发”的结论。
演绎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推理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从已知事实出发,推导出新的结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描述世界。
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是一种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方式。在归纳推理中,我们从一系列个别事例中,总结出一个一般规律或结论。
归纳推理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为我们无法保证个别事例是否代表着整体。因此,在进行归纳推理时,我们需要注意证据的充分性、代表性和可信度。
归纳推理在科学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科学家通过观察和实验,从大量的事实和数据中总结出规律和结论,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逻辑谈话
逻辑谈话是指在一个严谨、有条理、符合逻辑规律的语言体系内进行的交流。在逻辑谈话中,我们需要尊重事实、遵循逻辑原则、尊重对方的观点并进行合理的反驳。
逻辑谈话具有很高的价值和意义,它可以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推动知识的交流和共享,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结论
通过学习通逻辑学_7,我们了解了谬误、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逻辑谈话等重要概念和原则。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和理解世界,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